跳皮筋是一项常见的儿童运动,其基本技巧涉及皮筋的不同高度设置。通常,皮筋的高度有三个级别:
第一高度:当手臂自然下垂时,将皮筋拉至这个位置。
第二高度:皮筋需拉至与肩齐平,这是常见的起跳高度。
第三高度:一臂上举,将皮筋提升至更高的位置,适合进行更复杂的动作。
基本的动作包括:站立时用前脚掌"点"地,"迈"腿跨过皮筋,"顶"的动作可以正对或侧对皮筋,"绕"和"转"则需要小腿在皮筋间灵活移动,"掏"则涉及腿部动作与皮筋方向的配合,"摆压"和"摆勾"则是利用小腿或脚腕控制皮筋,"踩、摆踩"则要求精确控制力度和位置,"踢"则在第三高度上进行,通过脚面将皮筋踢起。
跳橡皮筋运动不仅经济实惠,只需一条橡皮筋或旧轮胎内带,而且适应性强,不受场地和季节限制。对小学生来说,它既能帮助脑细胞休息,恢复精力,又能锻炼身体,增强心肺功能、腿部和腰部灵活性,促进骨盆生长,提升弹跳力和平衡能力。通过编排各种花样,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每天只需花费五分钟跳橡皮筋,随着习惯的养成,这项活动会变得趣味盎然。如果有音乐伴奏,效果更佳,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大有裨益。
扩展资料
跳皮筋,也叫跳橡皮筋、跳橡皮绳、跳猴皮筋,是一种适宜于儿童的民间游戏,约流行在20世纪50至80年代。皮筋是用橡胶制成的有弹性的细绳,长3米左右,皮筋被牵直固定之后,即可来回踏跳。可三人至五人一起玩,亦可分两组比赛,边跳边唱非常有趣。先由俩人各拿一端把皮筋抻长,其他人轮流跳,按规定动作,完成者为胜,中途跳错或没钩好皮筋时,就换另一人跳。
- 随机文章
标签 跳皮筋基本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