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千多年前的黄帝时代,据《弹歌》“晰竹,续竹,飞土”这一流传至今的古歌谣推断,绕口令的雏形可能已存在于民间口头语言中。这首歌谣中的双声叠韵词,可能是最早的绕口令元素。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双声叠韵词的使用日益频繁,这促使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创造绕口令,通过组合声韵相同的字,形成音韵丰富、幽默诙谐的句子,用于儿童学习和娱乐。例如,《九辩》等楚国诗人的作品中就融入了双声叠韵,使其在诗歌中增添了音韵美感。
文人也开始将绕口令融入创作,如唐代温庭筠的《李先生别墅望僧舍宝刹作双声诗》和宋代苏轼的《吃语诗》等,尽管这些作品更多是文人的游戏之作,而非普及的民间口耳相传。然而,民间绕口令则保持着通俗易懂的特点,如清朝末期的《北京儿歌》和《孺子歌图》中的《玲珑塔》和《秃丫头》等,它们在民间广泛流传。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儿童文学的发展为绕口令提供了新的土壤,但早期的绕口令内容多反映了旧社会的观念。如《螺蛳和骡子》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如《赔钵钵》这样的绕口令则反映了新时代的人际关系和价值观,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扩展资料
绕口令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语言游戏,又称“急口令”、“吃口令”、“拗口令”。由于它是将若干双声、叠词词汇或发音相同、相近的语、词有意集中在一起,组成简单、有趣的语韵,要求快速念出,所以读起来使人感到节奏感强,妙趣横生。绕口令是民间语言游戏,将声母、韵母或声调极易混同的字,组成反覆、重叠、绕口、拗口的句子,要求一口气急速念出。
- 随机文章
标签 绕口令产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