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6月8日,德国知名坦克设计师波尔舍博士在与希特勒会面时提出了研发超重型坦克的设想,希特勒当即任命波尔舍为总设计师,目标是设计出装备128mm或150mm火炮的超级坦克,这就是“鼠”式坦克的诞生。随后,陆军兵器局召集包括克虏伯、西门子、戴姆勒-奔驰、斯可达和阿尔凯特在内的多家公司参与研制,由阿尔凯特公司负责总装工作。
1943年12月23日,"鼠"1坦克在阿尔凯特公司的试验场进行了首次行驶试验,使用了55t混凝土炮塔代替。1月10日,样车被送往博普林根试验场进行更深入的测试,尽管悬挂装置存在问题和小故障,但总体性能尚可。然而,其最大速度仅为28km/h,持续速度仅为25km/h。希特勒要求波尔舍博士在1944年6月前生产出带有武器的完整"鼠"式坦克。
1944年3月20日,"鼠"2式坦克的车体被运抵博普林根,但其他部件直到6月9日才到位。"鼠"1和"鼠"2坦克随后被送往库麦斯道夫试验场进行进一步测试。"鼠"2坦克因发动机故障在1944年10月的测试中受损,而新发动机直到1945年3月才到达,但德国已在那时接近战败。
尽管原计划生产150辆"鼠"式坦克,但由于战争进程,实际只生产了两辆样车,还有9辆在生产过程中。坦克的火力强大,防护坚固,但其糟糕的机动性能使其几乎只能作为固定火力点。"鼠"式坦克的开发源于对俄国T-35A、B、C型坦克的分析,以及对俄国人可能研发的100吨坦克的担忧。希特勒对这种“陆地战列舰”充满热情,推动了坦克的研制,但最终它们未能在二战结束前投入战斗。
1942年3月,克虏伯和保时捷公司分别进行超重型坦克设计,保时捷的方案最终被采纳,采用128毫米主炮,"鼠"式坦克的生产计划在不断变化中推进。然而,由于坦克的体积庞大和生产难度,产量目标不断降低,即使最后生产,也无法改变德国战败的结局。在战争末期,苏军缴获的“鼠”式坦克残骸被拼凑成一辆完整的坦克,但它们未能挽救德国的命运。
扩展资料
鼠式坦克是二战期间德国制造的一种超重型坦克,是世界上最重的坦克。超重型坦克是在军备竞赛中设计或制造的产物,虽然一些超重型坦克被制造出来,但由于其往往并不实用。大多数的坦克都缺乏机动性、策略流动性以及是机件可靠性。
- 随机文章
标签 鼠式超重型坦克制造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