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动物学家拉马克在1809年出版的《动物哲学》一书中首次系统地表述了生物进化的观念。他认为“用进废退”是生物进化的机制。
“用进废退”是一个相当直观的现象。不是吗?经常锻炼的人肌肉发达,久卧病床的人肌肉萎缩。问题是,这后天获得的性状能不能遗传给下一代?尽管现代生物学发现了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区分,已一再证明不能改变基因的后天获得性无法遗传,许多人仍然天真地相信“用进废退”是遗传、进化的一个机理。以前就有人问我,如果“用进废退”是错误的,为什么生活在黑暗溶洞中的鱼的眼睛退化?又有人问,人的尾巴为什么消失了?难道不是因为尾巴对我们没用,我们不用它而导致的吗?
人类和猿类都是没有尾巴的,但是他们的祖先猴子却是有尾巴的。尾巴从有到无,是一种退化现象。如何解释退化现象,曾经让达尔文颇为苦恼。他提出了两个机理:一是由于不使用或者说“废退”,二是由于自然选择。
我们从现代进化论的角度来看看达尔文提出的这两个机理。“用进废退”应该拆开来看:“用进”,即认为动物频繁地使用某个器官,就能导致这个器官在后代中变得越来越发达,这是用后天获得性遗传解释适应环境的进化,是与现代进化论相冲突的。但是“废退”却未必跟现代进化论相冲突。在现代进化论看来,“废退”其实是在自然选择不起作用之后,有害突变累积的结果。以尾巴的消失为例,与尾巴有关的基因从长远地看总是会发生突变的,而绝大部分突变都是有害的。在尾巴具有功能的时候,自然选择就会把有害的突变淘汰掉,避免它们累积下来。但是一旦尾巴失去了功能,它是发达还是退化都对个体的生存、繁衍没有影响,自然选择就不再去管,有害的突变得以保留、累积,尾巴也就越来越小、越短,直至消失。
如果尾巴的消失是由于自然选择引起的呢?那是因为没有尾巴要比有尾巴更有生存优势。但是,仅仅这么说是毫无意义的,如果以“生存优势”一语来解释一切,自然选择倒真的成了同义反复了。关键是要找出究竟有什么样的“优势”。尾巴也是由骨肉组成的,也会受伤、流血。在尾巴有功能的时候,受伤、流血只好忍受。但一旦尾巴成了可有可无的累赘,它会受伤、流血就成了一种生存劣势了。更重要的是,组成尾巴的细胞要新陈代谢,需要有营养供应;拖着尾巴走路,也要消耗额外的能量。如果能省下这些给无用尾巴的营养、能量,分给更重要的器官,比如说大脑,岂不是更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自然选择就有利于无尾巴的,而要淘汰掉有尾巴的。
如果人类有尾巴,有兴趣可以看看,呵呵
人在疲劳时会坐在尾巴上小憩。
椅子的形象可能更象马桶。
广告会出现这样的词:没尾巴,这是病,得治!
特殊人群会开发尾巴的特殊功能,如用尾巴写字,吃饭,偷钱包等。
下属在夸奖领导时会说:X经理,你的尾巴可真长啊!
网上论坛会增加“尾巴天地”一栏。
拥有漂亮尾巴的明星将会如日中天,尾丝儿,尾饭,尾迷,追尾族将会大量出现。
幼儿园的小朋友会互相牵着尾巴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一条尾巴的人有的是。”将会成为某些恋爱失败者的口头禅。
人每天除了梳头外,还会梳尾巴。
武功高的人会在玩“一指禅”的同时玩“一尾禅”。
公园里会有很多尾巴牵着尾巴的青年男女在谈恋爱。
人类交流感情会继语言,文字,手语之后出现尾语。
女人结婚将不再需要别人帮着扯婚纱。
父母会采用尾巴抽打的方式惩罚不听话的孩子。
淘气的孩子会用尾巴缠住父母的脖子在街上玩倒立。
人的稳定性将会增加,花样滑冰及体操的可观赏性增强。
因摔倒原因造成的腿骨骨折人数将会大为减少。
男人的求婚方式会增加亲吻女人尾巴一项。
医院会增加尾科。
与尾巴有关的美尾,护尾等相关产品及产业会空前发达,文学,绘画,舞蹈,电影等艺术形式会层出不穷。
电视里会出现“今日说尾”之类的专题节目。
模特大赛对选手的要求会增加尾长一项。
- 随机文章
标签 为什么人类没张尾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