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苏斯之战:两大帝国的交锋
前因
亚历山大东征: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为征服波斯帝国,率军东进。公元前333年11月5日,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与马其顿皇帝亚历山大在伊苏斯湾附近爆发了一场决定性战役,波斯军队大败。
大流士三世继位之时,波斯帝国已经显示出衰败之态。宦官按照自己的心意毒杀国王,然后拥立新王的事时有发生。公元前338年,国王阿尔塞斯及其全部子女被毒死后,王位传给了已经45岁的大流士三世。
大流士三世一即位,先是强迫太监巴戈瓦斯服毒自尽,巩固自己的政权。然后又趁着希腊人内乱的有利形势,重新征服了埃及。对于正在筹划东征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流士三世并没有太多担忧,他根本不相信这个20岁的毛头小子能对自己的帝国造成什么威胁。
然而,就在大流士三世继位的第四年,亚历山大控制了整个希腊,随后率领军队向亚洲进发。首当其冲的是小亚细亚地区,亚历山大大败驻守在此的波斯军队,随后继续向东,逼近叙利亚北部。
直到此时,大流士三世才匆忙组织军队,亲自上阵抵抗马其顿人的入侵。大流士三世并没有直接与马其顿军队交战,而是选择占领了马其顿军队后方的伊苏斯城。如此一来,马其顿军队与小亚细亚的联系就被斩断了,军队无法获得后勤补给,必然面临严重威胁。
为了威慑对手,大流士三世下令将俘虏的马其顿士兵砍去双手,然后让他们去给亚历山大送信。得到消息的亚历山大感到非常意外,他没有想到大流士三世会做出如此举动。但他很快调整战略,将辎重和一部分希腊同盟军留守南部,自己则率领军队主力回师伊苏斯城。
两军在伊苏斯附近的皮纳尔河相遇。大流士三世统帅着10万波斯大军,又提前占据了地形优势,沿着波纳鲁斯河岸排开两条横队,以逸待劳静候亚历山大的到来。而亚历山大手下的士兵虽然不足4万人,但军队训练有素,尤其是经过改良后的马其顿方阵更是所向披靡,组织性和战斗力极强。再加上亚历山大指挥有方,胜负一时还很难说。
战斗一开始,马其顿军队就直接向波斯军比较薄弱的左翼和大流士三世亲自坐镇指挥的中军冲去,波斯军队右翼的骑兵也迎面而来。战斗异常激烈,许多马其顿士兵纷纷扔掉长矛,换上短剑,与敌人近距离搏斗。波斯军队也异常勇猛,并凭借着人数优势死死地压制着敌人。
眼看着战况陷入胶着,亚历山大派出一支马其顿骑兵去执行特殊任务。原来,在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后,亚历山大发现自己的军队可以绕山路来到波斯军队后方,如此前后夹击,波斯军队必败无疑。
这一小撮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渡过两军之间的河流,随后沿着山路迂回进军到波斯军队的背后。此时,大流士三世还完全被蒙在鼓里,一心关注着前线的战斗。
完成准备后,亚历山大率马其顿军队从正面渡河,吸引波斯军的注意力。战场正面再次爆发了激烈的战斗,波斯军队凭借人数优势将马其顿方阵节节逼退。亚历山大看到波斯军队深陷战斗之中,知道时机已经到来。于是下令马其顿军队从前后一起发功进攻,夹击波斯军队。
亚历山大本人更是身先士卒,冲在前方,直接向保卫大流士三世的禁卫军骑兵冲去。就在这关键时刻,大流士三世却突然泄气了,他扔掉武器、脱下战袍,仓惶逃走。一见国王逃跑,波斯军队也无心恋战,随即全面溃败。亚历山大乘胜追击,杀死波斯士兵10万余人,大批皇亲贵胄都被马其顿军队尽数俘虏,还缴获了大量的武器。
大流士三世逃往幼发拉底河附近,收拾残破的军队,并向亚历山大发出求和的请求。亚历山大拒绝了这个请求,两大帝国的交锋将继续上演。
后果
高加米拉战役:公元前331年,大流士三世在高加米拉战役中为亚历山大所败,大流士三世被杀,波斯帝国最终灭亡。
结论:伊苏斯战役以波斯军队的全线溃败宣告结束,亚历山大的胜利为继续向叙利亚和埃及进军大开方便之门。大流士三世则丧失了帝国西部大片领土和自己的威望,为波斯帝国的灭亡埋下伏笔。
- 随机文章
标签 伊苏斯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