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霞水母的发育过程始于受精卵,经过一系列复杂的阶段。首先,它发育成一种带纤毛的浮浪幼虫,这个阶段的幼体呈现出一种凸面圆形的浮浪幼体囊。接下来,幼体囊通过脱囊过程,其柄部逐渐拉长,形成一个细长的颈瓶形状,这时它开始萌发出四个触手,转变为早期的螅状体。
螅状体在进一步发育中,能够产生足囊和匍匐茎,通过囊胞分裂产生新的螅状体。在捕食过程中,白色霞水母展现出了其特有的形态特征,会经历横裂,形成典型的单碟型横裂。新生的碟状幼体通常有8个缘叶、8个感觉棍和8对钝圆的缘瓣。然而,畸形的个体可能具有12个或6个缘叶的变异,这是其发育过程中值得注意的现象。
要准确区分不同种类的霞水母,如白色霞水母、发形霞水母、棕色霞水母和紫色霞水母,可以通过观察它们的形态特征来进行鉴别。这些特征包括感觉胃囊和触手囊的连接情况,缘瓣水管的排列类型,伞顶中央是否存在刺细胞丛,以及伞径和颜色的差异。这些细节在分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生物的演化历程和生态角色。
扩展资料
白色霞水母,是一种大型浮游生物,属于灾害性水母。白色霞水母生长过程中分泌毒素并缠粘网具,暴发性增殖使海洋生态失衡,因此对海洋渔业资源造成巨大负面影响。中胶层较薄,食用价值低。成体水母伞径200~300mm,大型个体超过500mm。外伞表面光滑,近中央的伞顶上有许多密集的刺胞丛隆起,8个缘叶,8个感觉棍,口腕非常发达,口腕上有大量刺细胞团。
- 随机文章
标签 白色霞水母发育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