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辉网络

智辉网络

战汉玉器的艺术特点及鉴赏(三)

admin
战汉玉器的艺术特点及鉴赏(三)-第1张-游戏资讯-智辉网络


战国时期四节龙凤形玉珮

出土于湖北曾侯乙墓,玉质温润,全器有四件佩饰和三个环组成,透雕成7龙4凤4小龙组成,主珮为龙凤合体,设计构思非常巧妙

图4 战国早期

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六节玉组珮

以上两件玉器是战国早期玉器的重要代表作品,加工工艺精良成熟,玉质为白润细腻和田玉。曾侯乙墓位于湖北随州,我们大多数人应该知道在曾侯乙墓出土了著名的青铜编钟,其实还有非常多的精美玉器,其中最令人叹服的一件玉器是十六节玉佩。这件玉器工艺超绝,尽管再具体装饰纹饰上还有春秋遗风,但是整体风格已经是很成熟的战国玉器,加工工艺也十分高超,这里面用到的制玉工艺有:镂空,圆雕,浮雕,阴刻,套环,拉丝,打磨,抛光等几乎所有的玉加工工艺。加工工具也有明显不同春秋,包括钻孔等工艺已经明显区别于春秋时期玉器,钻孔不再常见类似喇叭口呈现,说明用于石英砂的媒介体的强度及硬度有很大的提高。工艺的提高也为更丰富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条件。

图5这件出土于山西现藏山西博物馆的战国玉器也是非常精彩的,造型呈S形十分灵动,龙回首张望,非常有韵律,动感很足;身体装饰蟠虺纹,共有4组蟠虺纹,很是华丽精彩,起突饱满充实。龙是古代帝王的象征,所以龙纹形象的玉器也反应古代帝王们的精神气质。相较与战国早期,战国中期龙形玉器造型的灵动性开始凸显,龙形多呈现S形,有一种不稳定的感觉,却又不是过分张扬霸气,好像正在开始蠢蠢欲动的状态,好像一个少年时期的龙懵懂无知的闯入天际,准备开拓自己的一番天地一样。而到了战国晚期,龙形玉器造型有了很大的变化

战国时期

S形玉龙珮



这件玉器亦是这个时期的玉器作品,对比看,韵律感尤其好,身体一侧装饰三组蟠虺纹,华丽贵重。整体呈“S”形极具美学品味,与山西这件相比较虽造型略有差异,但工艺特征造型韵味均出自一脉,应为同期的玉器作品。

玉龙的另一面,龙身上面有清晰的三只蟠虺纹装饰(黄线标注三只蟠虺图案)

到了战国晚期

图6

在1977年出土的安徽长丰杨公墓的几件龙纹玉器,可以说是战国晚期玉器精彩代表。战国晚期正是群雄争霸问鼎天下激战正酣之时,武力强大是一个诸侯国赖以生存的一统天下必要条件,君王强悍有雄霸天下的气度,才有可能傲视群雄,成就大业,这一时期的玉器也恰恰表现出这样的精神气质。例如:图6就这件龙首玉觹形佩非常生动,整体为弧形,龙首眼睛狞厉有神,很是威严,牙齿锐利,弯曲有力,前爪挥舞爪尖勾住龙的鬣,龙的下半身是斜索绞丝纹,整体造型非常流畅有张力,气贯如虹。如果把绞丝纹在这儿理解为龙盘旋上升舞动的状态,亦是非常有动感的。另外从艺术的角度看,这件作品具有极高的美学特征:龙的下半身抻展到最大幅度,似乎刚完成一次腾跃而前半身蜷缩紧收,甚至嘴眼都带着是紧张的情绪,似乎正在聚集着力量,准备下次的腾飞。这种一松一紧,一张一弛相互映衬,把龙的腾飞千里的状态和气势很好的表现出来。

所藏这件玉器亦是战国晚期的玉器作品,造型生动,工艺精良

局部照可以看出受侵蚀严重,钙化厉害

图7

图7这件龙凤纹玉珮亦是安徽长丰杨公墓出土,玉珮两端龙的腹部各有一穿孔,正中上端亦有一供穿系的孔眼,说明这件玉器应该是组珮件之一,此珮呈水平镜像对称的图案,龙首向外,眼圆睁嘴大张,颈部弯曲装饰勾连云纹,胸腹部前挺并用阴刻弧线装饰,腿向后蹬踏,非常的有力,腿部用阴刻线及弧面圆雕强调出腿部的力量感,并刻意强调关节的凸起,突显腿部的力度,爪尖饱满,鬣飞扬翻卷,洒脱流畅很有飘逸之势;龙躯体装饰勾连云纹,工艺精细,呈现繁复华丽的一种美感;龙躯体下方雕琢出相背的两只凤鸟造型,亦是生动有气势嘴喙弯曲有力很有凶悍之势,腿部同样若肌肉显现,爪亦有力尾羽曲折环绕,用一些小阴线装饰,表现出一种丰富华贵之感,此外鬣及羽翼的部分均用斜面旋转过渡,有反卷感,亦有立体感。这件玉器设计奇巧:以对称布局体现端庄威严感。龙凤均以S型姿态呈现出一种力量与灵动完美结合的经典;威严中带着飘逸,霸气中蕴含着灵动的美。勾连云纹与细阴线装饰出繁缛华贵的皇家气度;局部的斜坡面在光线的映照下使造型更加具有立体感,是巧夺天工的一件作品,造型艺术之高超可称为战国晚期之杰出代表作品。

标签 傲视天地玉佩装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