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臣和外臣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宦官和普通朝臣的区别。另外一个就是在宋朝的中央机构供职的官员和地方官员的区别,但是这个内臣与外臣主要是看官员的差遣,而不是本职。同时带使向前出资地方的宰相,比如说带枢密使或者参知政事,到地方担任之州,或者经略安抚使等职务的官员也属于内臣。
在汉代有关中央政权和周边政权关系的文献中不断使用着一个词——“外臣”,为便于下文论述征引于下: 《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用赵信之计,遣使于汉,好辞请和亲。天子下其议,或言和亲,或言遂臣之。丞相长史任敞曰:‘匈奴新破,困,宜可使为外臣,朝请于边。’汉使任敞于单于。单于闻敞计,大怒,留之不遣。”(《汉书·匈奴传》与此基本相同) 《史记·西南夷列传》载:“蒙乃上书说上曰:‘南越王黄屋左纛,地东西万余里,名为外臣,实一州主也。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遂见夜郎侯多同。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夜郎旁小邑皆贪汉缯帛,以为汉道险,终不能有也,乃且听蒙约。还报,乃以为犍为郡。发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柯江。蜀人司马相如亦言西夷邛、笮可置郡。使相如以郎中将往喻,皆如南夷,为置一都尉,十余县,属蜀。”(《汉书·西南夷传》与此近同)
- 随机文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